【南方都市报】这种良性“瘤”也可致命!超50%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送院前死亡

2018-08-28

南都讯 实习生周如意 记者余毅菁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中老年人需注意了!你身体中可能藏有如“定时炸弹”般的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将面临死亡。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腹主动脉瘤现场筛查义诊活动并进行防治科普。据悉,腹主动脉瘤虽是良性疾病,但也被称为“无声杀手”,破裂前基本无症状,一旦增大破裂,50%-90%送院前不治身亡,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

腹主动脉瘤与正常的腹主动脉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腹主动脉瘤破裂将导致大出血

24日上午,中山一院在进行腹主动脉瘤筛查义诊时,急诊室却传来一个“噩耗”。一名7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腹主动脉瘤破裂,不治身亡。据悉,该男子在10天前开始腹痛,被查出患有腹主动脉瘤,但去了两家医院,都没有进行手术。中山一院血管外科主任常光其介绍,从发现症状到破裂死亡,这名患者维持了10天,但这已经是相对较长的时间。“破裂可以是一瞬间,也可能痛几天再破裂,所以说它是个定时炸弹”。

据悉,腹主动脉瘤,并不是通常意义的“肿瘤”,而是像个膨大的“气球”,在管道局部鼓起了一个包。由于血流压力的冲击,腹主动脉壁发生扩张或者膨出,当最大横径达到或超过原来的1.5倍时,就被称为“腹主动脉瘤”。常光其说,一般情况下,腹主动脉直径>3cm时,就需要密切注意了。

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图片来自网咯)

作为一个“无声杀手”,腹主动脉瘤潜藏在人体内,很难被发觉。常光其介绍,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当感觉到腹部异样,即有搏动性肿块时,动脉瘤其实已经处于高度危险状态。“瘦的人比较容易发现,但是肥胖的人就很难了。”当人体出现腹痛、腰痛等表现时,就提示动脉瘤濒临破裂,甚至已经破裂。“动脉瘤一旦破裂,短时间内即可导致大出血而休克死亡。”常光其说。

 

破裂前介入手术死亡率可低于1%

中山一院血管外科教授姚陈表示,腹主动脉瘤破裂与否,治疗结果天壤之别。在中山一院,未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高达95%-98%。然而,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50%-90%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前就已经死亡,“即使能够顺利进入手术室,手术成功率也只有不到50%”。

腹主动脉瘤筛查与防治义诊现场

那么,是不是一发现腹主动脉瘤,就需要立即手术呢?姚陈表示,并非如此,“只有当瘤体破裂的风险大于手术风险时,手术才是正确的选择”。他说,当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5cm时,需要手术治疗;而女性由于腹主动脉直径偏细,当瘤体直径>4.5cm就可考虑进行手术。此外,不论瘤体大小,如果瘤体直径每半年增长>5mm,或因瘤体导致的疼痛、压迫症状、栓塞症状时,都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据悉,腹主动脉瘤有两种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中山一院血管外科教授王劲松介绍,第一例腹主动脉瘤开腹手术时由Charles Dubost在1951年完成,到现在为止已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据悉这种手术方式,先是把两头扎住切除动脉瘤,再用尸体的腹主动脉接上,最后缝合、吻合瘤壁。由于尸体的腹主动脉有限,随后人们发明了新的材料与之替代。自1980年代至今,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完成了大量的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病例,手术死亡率<5%。

1991 年,一名高危腹主动脉瘤患者,因不适宜开放手术,从而进行了血管腔内治疗,这也是世界首例。常光其说,腔内修复术的原理,是在瘤内搭一个支架,就相当于打了一条“隧道”,让血流不再经过动脉瘤。大概一两周后,瘤慢慢缩小,最后形成一个血栓,“它始终会在体内,只是瘤不再破裂,对身体是没有危害”。自2001年至今,中山一院血管外科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病例中,手术死亡率<1%。

义诊现场,护士在为老人量血压

对比两种手术,王劲松表示,传统开放手术长期治疗效果确切,但是腹部切口巨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且发症率较多,身体情况差的高龄患者难以耐受。介入手术则避免了腹部大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出血,住院时间短,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高危因素的病人。她建议,50-60岁的病人适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更彻底,而70岁以上的选择介入手术更为安全。

 

腹主动脉瘤好发于中老年人

据悉,在西方国家,腹主动脉瘤是排名第12位的死因,仅美国就有约200万名腹主动脉瘤患者,每年新发病人有30多万例,其中每年有约1.5万名患者死于此。常光其表示,虽然我国缺少这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更大,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势必更高。

哪些人容易得腹主动脉瘤?常光其说,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且男女比例为4:1。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等,都可能造成腹主动脉瘤。此外,曾患有股动脉瘤、胸主动脉瘤等动脉瘤既往史的,都是高危因素。常光其说,超声筛查能够避免70%腹主动脉瘤破裂导致的死亡。他建议,对于50岁以上同时存在以上高危因素的人,定期筛查排除腹主动脉瘤。


【知多D】

“腹主动瘤”诊断方法有哪些?

1.体检:可以在腹部触及搏动性包块。检出与体型有关:瘦人易触及,但有时会将正常主动脉搏动误认为动脉瘤;肥胖者不易触及,常漏诊。

2.血管彩超:最常用的筛查手段。优点:无创,操作简便。缺点:准确性与操作者熟练程度相关,主观性较强。

3.CTA:可做三维成像,结果准确可靠,常规用于术前及术后评估。但需注入造影剂,对碘过敏者及肾功能不全者不适用。

4.核磁共振(MRA):常用于不适合做CTA检查的患者。

5.DSA:诊断的同时可做治疗,常用于微创手术中评估。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18082799039.html  2018-08-27